小孩熱痙攣 父母的夢魘


 


熱性痙攣是什麼?


     熱性痙攣是幼兒或是孩童因發燒而引起似癲癇發作的現象。


當兒童熱痙攣發生的時候,發作十分突然,常會失去意識,身體不停抖動,四肢會不斷的揮舞著,及合併抽搐的動作、眼球上吊、嘴唇發紺 這種發作通常不會超過十分鐘,甚至不到一分鐘就自己停止。


但因發生突然,所以常會令父母親手足無措而留下恐怖的經驗。基本上比較少出現身體單側癲癇,多半是四肢ㄧ起,一般發作多持續1~2分鐘,少數幼兒會持續15分鐘。此類病童大多數發燒超過38,通常是發燒第一天就發生(廿四小時以內,特別是前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小孩前幾分鐘還在玩耍,突然間,就發生抽搐的現象,等送到醫院量體溫,才知道小孩已經發高燒。但是此種因為發燒而致的癲癇病不等同於一般癲癇病人。


 


 熱性痙攣好發時期


    熱性痙攣一般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的孩童時期,高峰期約一歲半左右。


一般孩20~30個之中就有一位會有這樣的經驗,在經過第一次發作後,約有三分之一會有第二次發作,而且大部份都在一年以內復發。若是在一歲以前就發生熱性痙攣,則復發的機會增加 ,50%在一年內會有第二次發作。


熱性痙攣之家族性遺傳傾向很大,據學者統計熱性痙攣家族之罹患率約為無熱性痙攣家族的二倍。若父母親當中有人小時候曾有熱性痙攣的病史 ,則其小孩的罹患率將增加為三至四倍。


 


  如何診斷熱性痙攣 ?


 熱性痙攣的診斷 ,最重要的是必須排除腦膜炎或腦炎的可能性。


其他如:葯物中毒 ,電解質不平衡 ,頭部外傷,代謝性疾病 ,雷氏症候群 ,慢性腦部疾病等淺在性疾病亦須排除掉。也就是說醫生必須著重於找出小朋友發燒的病因。例如:若是小朋友有腹瀉的現象,就要做血液常規檢查以及電解質平衡之評估。弱勢病童只是單純熱痙攣而無其他合併症,不建議做computed tomography (CT) 或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EEG此類檢查。


 


熱痙攣要如何治療?


       熱痙攣會自己停止,且不會留下後遺症,不需治療。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追查發燒背後的原因。據臨床觀察,熱痙攣患者最常見的發燒原因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玫瑰疹、及中耳炎。其他像泌尿道感染、急性腸胃炎、甚至預防注射後引起的發燒也可能誘發熱痙攣的發作。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些較少見卻嚴重,而且也會引起及發燒及痙攣發作的疾病不可忘記,如:腦膜腦炎、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雷氏症候群……等。必要時醫師會安排抽血、腰椎穿刺脊髓液檢查、腦電波圖等來排除上述診斷的可能。


    總而言之,熱痙攣患兒需要治療的不是熱痙攣本身,而是控制發燒及追查發燒背後的原因,並加以治療。


   若是要使用來抑制癲癇症狀,不建議使用抗癲癇用藥,不論是短暫使用或是長期用來預防,多不建議使用,此類藥物有:phenytoin, carbamazepine, valproic acid, phenobarbital。不建議使用的原因是因為,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大,有藥物血中濃度監測的問題,再則phenobarbital類藥物有40%導致幼兒行為異常或是過敏的危險性。而且大部份的抗癲癇藥對熱痙攣的預防效果並不理想。目前國外多建議使用benzodiazepine類藥物,例如:diazepam, lorazepam,..等。最重要的用藥是要使用antipyretic agent來降高燒,並且防止嬰幼兒在度發高燒,因為只要一發燒,小孩熱痙攣再發率很高。Antipyretic agent藥物有:acetamiophen, ibuprofen…


 


  熱痙攣會變成癲癇嗎?.


    單純的熱痙攣不會轉變成癲癇。
   
但是不要忘了,癲癇患者也常會在發燒時被誘發出來。所以,單純的熱痙攣和癲癇的鑑別診斷就很重要了,因為兩者的治療方向不相,預後的差別也很大。
當熱痙攣發作時有如下特徵時,就需要特別去鑑別有沒有癲癇的可能:
1.
痙攣發作的時間超過十五分鐘。
2.
單側或是不對性的肢體抽搐。
3.
年紀小於九個月大或是大於五歲。
4.
同一個發燒病程內發生過兩次()以上的痙攣發作。
5.
發作完後有單側肢體較無力的情形。
6.
有生長發育遲滯,或神經學檢查異常的現象。
7.
有癲癇的家族史,或有頭部外傷的過去病史。


 熱痙攣是不是會有後續的併發症?


若是單純性熱痙攣並不會有後續的併發症,也不會導致神經或是腦部發育異常,所以不必太過擔心。


熱痙攣會遺傳嗎?


    熱痙攣有強烈的家族遺傳傾向,但是它的遺傳機轉目前並不太清楚。據統計,熱痙攣患兒中約有1/3可問出熱痙攣的家族史。有熱痙攣家族史者的罹患率是無熱痙攣家族史者的二倍!若父母有熱痙攣的過去病史,則其小孩發生熱痙攣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4倍!


 


若是在家裡小孩發生熱痙攣,家長該如何處理?


1. 保持冷靜,先將病兒平躺於安全不會滑下的床上或地面


2. 測量體溫並以肛門塞劑先退燒


3. 若是有嘔吐要將頭轉向側面並將嘔吐物排乾淨、保持氣道暢通、觀察有無咬緊牙關現象,防止舌頭受傷。


4. 注意呼吸及心跳是否正常,如抽搐在數分鐘後仍持續,必須立即送醫。


5. 對已醒過來的病兒,必須密切觀察有無昏睡、嘔吐不止、劇烈頭痛、頸部僵硬疼痛、持續高燒不退、手腳有麻痺跡象。


 


    熱痙攣並不是癲癇,小孩在發生時,家長多半驚慌失措,送醫後也常因為父母驚嚇過度,而向醫生要求開立抗癲癇用藥,也因此導致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不但浪費醫療,也使的小孩要承受藥物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所以當發生時建議多向家長解釋這種疾病,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必要時可向家長做詳細衛教,不但可使小朋友有比較好的照顧,也可以降低家長焦躁不安。


 













 


淺談發燒及熱痙攣--       


 



楊明道醫師



 



   「要趕緊退燒,嘸,頭殼會燒壞去。」這是許多父母、祖父母面對家中幼兒發燒時最常


說的一句話,因為自古以來許多電視劇、電影中可憐的智障者都是〝小時候發燒燒壞腦


子〞。因此小兒科急診最常見到發燒的小朋友被帶來:高燒不退、燒退了又燒起來、退燒


藥給了之後還是燒、燒了一天還在燒。然而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首先談談正常人體溫該是多少?何謂發燒?正常人類大腦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溫度


即核心體溫可用肛溫代表,介於36.5℃37.5℃ 之間。因此嬰兒以肛溫測量為主。


37.5℃以上才稱之為發燒。而耳溫可等同於肛溫,前提是耳溫槍要定期校正,保持正常功


能。而腋溫比肛溫低0.5℃ ,也就是腋溫37.5℃ 等於肛溫38℃ ,正確測量是腋下中央夾緊五


分鐘才能判讀。而口溫等同於腋溫,然而口溫容易受食物、飲水的溫度、呼氣多寡等因素


影響,產生誤差,一般不建議使用。為什麼感染時人會發燒呢?病菌可產生〝產熱物質〞


熱原(pyrogen刺激人體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使此錯誤調高人體體溫。然而發燒本


身並不全然都是不好的,發燒可提高代謝,促進清除病菌的效率。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事實上單純以溫度本身而論,只有42℃ 以上高燒才可造成大腦傷


害,而這樣的高溫僅發生在密閉高溫環境,如高溫密閉娃娃車內。此外,發燒只是體溫調


節中樞將體溫標準上調幾度,但並非完全失靈,超過此設定的新標準,人體還是會藉由出


汗、周邊微血管擴張等降低體溫至上述標準,不會無止盡地攀升。然而為何以前年代常有


因發燒〝燒壞腦子〞的病例?其實,這些病例應該是病菌侵犯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併發腦炎


/腦膜炎,而家屬仍當成一般感冒處理。腦炎/腦膜炎可能的徵兆包括退燒後仍舊嗜睡,


甚至昏迷、劇烈頭痛、視幻覺、抽痙等。發生率和體溫高低無關。有上述疑似中樞神經侵


犯之徵兆,必須儘速送病童至醫院進行詳細評估。


 


    而發燒抽痙是否就表示腦炎/腦膜炎?據統計大部份發燒合併抽痙患者屬於熱痙攣


(febrile seizures) 體質,或者本身即是癲癇患者。發燒合併抽痙只是反應大腦不穩定的


體質。較少數的患者才是腦炎/腦膜炎。


 


    何謂熱痙攣呢?熱痙攣是某一群特殊體質兒童在高燒狀態下痙攣。典型熱痙攣發作年


齡為六個月至六歲,約95%熱痙攣兒童在六歲之後便不再因高燒(≧ 39℃ )而痙攣。


發作型態為泛發型發作,即左右對稱、眼直視或上吊;持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91%),大多三至


五分鐘內自行消失;僅發生於發燒最初的廿四小時內,可復發,而超過廿四小時,縱然仍


有發燒也不易發作。而此類兒童生長發育、智能皆正常。相較於癲癇患者僅有4%有家族史


(遺傳性),熱痙攣兒童約24%可問出上一代具同樣體質。目前研究顯示可能和控制神經興


奮性的基因(如納離子通道、GABA受體等)有關。因為熱痙攣為良性,不影響發育和智能


發展,因此不必每天吃抗癲癇藥物;反之,癲癇則需要至少二年至三年療程。


 


    熱痙攣處理在急性發作期以退燒為主,包括減少衣物包覆、給予冰枕、溫水拭浴以及


退燒藥物之給予。當然如同一般癲癇發作之緊急處理,如保持呼吸道暢通、側臥、必要時


給予氧氣等基本急救處理也是必需的。然而,抗癲癇藥物僅針對超過五分鐘之抽痙發作,


可以肛門栓劑、鼻內劑、口含錠給予。針對高復發率之危險群、發作時間過長者、住家離


醫療院所遙遠者建議居家備用抗癲癇藥物,以肛門塞劑最為方便。至於規則每六小時給予


如百服寧之退燒藥主要能緩解病患不適,然而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可降低熱痙攣復發率。


   


    如上述所言,熱痙攣患者於六歲前仍有機會因高燒而抽痙,平日有無必要給予預防性


治療呢?目前無明確證據顯示長期給予熱痙攣兒童抗癲癇藥物可降低日後演變成癲癇之機


率;反而,長期用抗癲癇藥可能帶來副作用,例如 phenobarbital (魯米拿)可能造成嗜


唾、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然而熱痙攣發作對每位父母都是一大心靈衝擊和折磨。因此針


對發作時間過長、復發率高(在台灣研究是具家族史或一年發作兩次以上)、住家離醫療


院所遙遠者可採取間歇性用藥,即只在發燒期規則給抗抽痙藥物,如Diazepam,證據顯示


可降低熱痙攣復發率。


 


    熱痙攣兒童日後演變為癲癇的機會較一般兒童高嗎?如果是上述典型熱痙攣兒童,日


後演變為癲癇的機會和一般兒童差不多(大約是2.4%1.4%)。然而若是複雜性熱痙攣(


部發作、持續超過十五分鐘、廿四小時內多次發作),其危險值立即攀升至10%,甚至高達


49%


 


    是否熱痙攣發作會傷害大腦、影響智能?針對小於十分鐘的熱痙攣,研究其死亡率、


大腦損傷、癲癇、智障/智商下降和學習障礙之比例,皆無研究顯示因果相關。而在台灣


本土研究方面,針對台南87位熱痙攣兒童和87位同年齡正常兒童比較,發現在學習能力測


驗、空間記憶提取能力測驗、循序記憶提取能力測驗三方面,熱痙攣兒童表現不亞於正常


兒童(甚至有時更好)! ~好佳在~


 


    綜合上述所言,因此發燒本身並不常造成大腦損傷,也並不見得全是壞事。感染發燒


會不會造成腦部後遺症,反倒更應該注意腦炎、腦膜炎的徵兆。熱痙攣較癲癇容易有遺傳


性。然而典型熱痙攣不會影響發展及智能,不需長期服抗癲癇藥物,但必須留心非典型熱


痙攣表現,因為非典型熱痙攣為日後演變為癲癇的高危險群。而熱痙攣處理以退燒為主,


不一定用抗癲癇藥物。


 


       


   綾做過腦波是正常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范范及綾綾的家 的頭像
    范范及綾綾的家

    范范及綾綾的家

    范范及綾綾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