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之美 世界遺產留名
中國時報【藍孝威/綜合報導】
台灣民眾到大陸江南一帶的旅遊首選、文人墨客留下無數傳頌詩詞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廿四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陸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因此增加到四十一處,位居世界第三,西湖也成為大陸唯一不收門票的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大會在決議中指出,自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被認定為理想的經典景觀,她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正如唐宋兩代的文學家和學者所描繪的,西湖極為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理想,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園林設計影響深遠。
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在得知西湖列入世界遺產後立即承諾,西湖免費開放絕不改變、部份文物景點門票不漲價、文物不破壞、堅決遏止房地產開發,及持續「還湖於民」等六項承諾,「讓西湖再活兩千年」。
湖泊總面積約為六.五平方公里,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擁有「西湖十景」著名景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卅五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年會,十九日到廿九日在巴黎舉行,廿日與西湖一同登錄本屆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的,還包括日本的小笠原群島、澳洲寧格羅海岸以及肯亞的東非大裂谷湖泊系統。
小笠原群島由卅多個小島組成,島上有多種特有的動植物。澳洲寧格羅海岸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岸礁。陸地上廣布石灰岩地形、地下洞穴網路和水系;肯亞的東非大裂谷湖泊系統,位於非洲東邊,是一個在三五○○萬年前,由非洲板塊的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地理奇觀。
世界遺產可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自然暨文化遺產,入選世界遺產是旅遊金字招牌,更是對遺產保護的鄭重承諾。世界遺產在受到天災、人禍時,可以得到全人類的力量協助救災。大陸雲南的麗江古城曾由此受益。